来源: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 2021-11-12
师者 ·林毅夫 Justin Yifu LIN
2021年度教学大师奖获得者
经济学家
全国政协常委
国务院参事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教授、院长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
2021年10月15日,第三届教学大师奖、杰出教学奖和创新创业英才奖(以下简称“教学三大奖”)颁奖典礼在江西南昌大学举办。其中,教学大师奖颁给了北京大学的林毅夫。
颁奖典礼安排在当天上午,林毅夫一身西装革履走上了领奖台,精神矍铄。倘若不是现场主持提及,没有人会想到,在颁奖前夜的晚上九点,他还在北大校园给本科生上课。下课后,他才奔赴机场,乘坐23:18的晚班机赶赴南昌。当被问及来参加颁奖礼前为何不考虑将课程推后时,林毅夫说:“教学大师奖是对我的一种鼓励,如果我为了来拿奖就把上课时间改了,那就没有资格来得这个奖了。”
这是林毅夫身为师者的自律、负责与谦逊。他坦言并没有想到自己会得到这个奖,“全国有那么多老师,有1700多万人,而且这当中的老师都非常努力,克服的困难比我多得多。之所以我能得奖,我觉得奖励的应该是我从事的事业,而不是我个人,我是代表所有的老师来领奖的。”
作为改革开放后留学北美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的第一位学成归国者,林毅夫自1987年归国任教至今已超过三十年。他于1994年创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现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从1995年开始在北大给本科生开设《中国经济专题》的大班课,除2008-2012年在世界银行任职期间外,他不曾中断过这一课程;2020年,他领衔创办“新结构经济学本科实验班”,提倡知行一体,为培养经济学理论自主创新和引领世界思潮的拔尖人才作出卓越贡献。他不止在一个场合表达过自己对教书这件事的喜爱,“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乐也,”但他随之也会告诉学生,“作为天下的英才,是要对天下负起责任的。”
在林毅夫看来,经济学理论和任何科学的理论一样,其作用都在于帮助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他始终谨记作为教育工作者、中国知识分子所肩负的责任:“我们都是对国家、对社会发展有责任的知识分子。中国的知识分子是以民族复兴为使命。”一如他在2020年4月给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实验班同学写下的寄语——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
01 师者之乐:得天下英才而教之
“教书是一个最快乐的事,这是一个你自己得到内心很大满足的事业”
陈一丹基金会:缘何选择成为一位师者?
林毅夫:问这个问题,非常像有时候学生问我怎么选择工作。我跟学生讲,第一个,要先考虑自己哪些事情做起来能得心应手,在你得心应手的事当中,找你最喜欢的来做,所以做经济学研究是我得心应手的事,也是我喜欢的事。如果把我的研究写成对国家政策的建议,那我的角色就是智囊;写成学术论文,可能就是大家所谓的经济学家;但把我的研究成果教给学生,那就变成老师了。
陈一丹基金会:您至今已经从教超过三十年,能在一个岗位持续耕耘这么久,您觉得最重要的原因或说它最吸引您的是什么?
林毅夫:教书是一个最快乐的事,这是一个你自己得到内心很大满足的事业,要把这种氛围表现在自己当老师的课堂、日常生活当中。这还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因为教学上面,不仅是输出,你从学生的反应可以知道自己的不足,从学生提到的问题当中,也可以知道自己要在哪个地方更下功夫,去完善自己的知识。所以我想这是一个非常快乐的事,而且回报很高的事。按孟子的话讲,这是人生三件最快乐的事情之一,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乐也。
陈一丹基金会:您期望培养出来怎样的学生?
林毅夫:大的方向应该讲,要培养有使命感的,培养有能力的、有抱负的,要了解这个时代,但同时你要了解自己,把自己能做的事情想想看,哪件事情真的喜欢做,然后把自己能做、喜欢做的事情做下去。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每个人得到最大的发挥,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
02 师者之行:创新开设“林班”,提倡知成一体
“要尊重学生的劳动,老师也应该和盘托出”
陈一丹基金会:2020年,您领衔创办了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实验班(简称“林班”),林班的开设是基于怎样的思考?是不是也包含着这样的初衷?
林毅夫:(之)所以要办新结构经济学实验班,因为我们过去的理论都是从西方引进的,这个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本都这样子,但新结构经济学,是根据我们国家自己发展转型成功跟失败的经验,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发展转型成功失败的总结,所提出来的一个自主创新理论。办新经济学实验班,就是希望以新结构经济学,来作为经济学教育的一个改革,一个试点。因为我们过去都是用西方的经济学教科书,我们现在有自己的理论,自己的学说、自己的思想,那希望从过去的西天取经,转变成了我们自己的理论创新。
陈一丹基金会:林班注重学术培养和实践培养双轨道并重,这点是否也是对期望培养人才类型的一个回应。在您看来,能迎接时代、面向未来的人才应该是怎样的?
林毅夫:我在提倡新结构经济学的时候,我提倡知成一体。知,是知识、是理论、是学习,但学习的目的是能够把事做好,只有能够帮助我们改造好世界的理论,才是真正帮助我们认识世界的理论,所以要学生不仅是要学习课堂里面的理论,而且学生也应该到社会实践当中去体验、去了解、去印证我们所学到的理论,一方面是不是能够帮助你更好地把社会经济现象了解好,而且很重要的,大家这样做,能不能把事做好。那只有能把事做好了,才能够说你是真正地了解这件事。
陈一丹基金会:据了解,林班不管从学生选拔、小班教学到课程设计,跟我们常规的大学课程很不同,能否谈谈这其中的一些设计考量?
林毅夫:过去我一直教大课,大课主要还是说知识的传播。那小班课,韩愈讲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好的教学方式还是传统的方式,传统都是一个老师带几个学生,而且也不是说一天两天,通常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如几年的时间,跟老师之间,老师授业,由业来体现道。学生学了业以后,然后在具体的学习理解应用当中,会有各种疑惑,有疑惑的时候,老师要给他点拨。孔老夫子讲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有时候你单单讲道都是很抽象的原则,不到那个境界,你要是跟他讲,也就是几句话,很抽象的原则。但如果他到了那个境界,你给他一点拨,他可能就开悟了。
陈一丹基金会:除了开班上课,您还履行每个月和林班学生吃一顿午餐并进行交流的承诺。您日常那么忙,但仍然坚持以这样的方式与学生充分互动,为什么?
林毅夫:因为实验班学生少,我可以每个月还跟他们用午餐的时间来交流。而过去,大班里有500个学生,你不可能跟学生单独的互动,好处就是说一下子可以教很多学生,但它的缺点就是,实际上连学生发问的机会都没有,顶多就是能够眼睛的互动,了解学生是不是我讲的,学生是不是能听得懂,从他们眼神可以看得出来。我们有一句话,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是给一条鱼,还是教怎么钓鱼。那么大堂课可以讲说是给鱼,我有满满的收获,一大筐的鱼,然后把这鱼分给学生,这是大堂课。小班课是教怎么钓鱼,所以就有很多互动的机会。
陈一丹基金会:您还鼓励林班的同学每月提交一次学习心得,而您对同学们问题的书面回复非常用心,有的批注甚至比提交过来的正文内容还要长。这是一个需要耗费很多时间和心力去做的事情,这是如何坚持下来的?
林毅夫:要尊重学生的劳动,老师也应该和盘托出,所以这是一个承诺。他们对学习这件事情所做的投入,按照他们的承诺,我作为老师也应该按照我的承诺,按照我分内应该做的事,给予学生同样的努力的投入。
03 师者之幸:生于承平时代,以民族复兴为使命
"我们是很幸运的,生活在一个很幸运的时代里面,做一件很重要的工作。所以我们要相互勉励,把这个工作做好”
陈一丹基金会:您这么多年一直在教学一线,和学生们有着密切的沟通交流,还蛮想听听你所观察到的,现代学生拥有怎样的特质?
林毅夫:这个确实有点变化。一年一年之间感觉不是很明显,但你十年二十年一回顾,确实有所不同。比如说我自己当学生的时代,那时候我们穷,我们总觉得发达国家好,所以我们都抱着西天取经的心态。但现在不一样了,经过改革开放的这四十多年的发展。其实在很多方面,我们跟发达国家比,一点也不落后了。现在年轻学生更有信心,他们对他们自己想做的事情更有底气。
陈一丹基金会:师者该如何去接轨时代的变与不变?
林毅夫:一个部分是要与时俱进,因为时代不同,学生遭遇到的环境挑战跟机遇不同,所以你不可能说老黄历,把几十年前的对事情的看法那些分析拿来教给现在的学生,要与时俱进。但是任何国家、任何社会,总有变跟不变的东西。天不变,地不变,道亦不变,总有一些基本的道理是不变的,你要把这些基本不变的道理教给学生。比如你教学生,我们希望他是一个德才兼备的、文质彬彬的、有抱负、有责任感、能把事做成的人才,那他要做的事跟过去做的事不完全一样了,所以他需要的能力也并不完全一样。但是有共同的,因为国家社会的进步,总是要有一些有责任感的、有抱负的人来推动,所以我想作为知识分子的责任,这是不变的,所以就要把变跟不变,老师想清楚。变的地方,老师必须与时俱进,不变的地方,也要能够把学生的那种信念、那种理想培养起来。
陈一丹基金会:如果邀请您给在教育这条路上行进的教师们一些建议,您会说些什么?
林毅夫:我们从事的都是一个社会当中很重要的分工,因为我们都是知识分子,都是对国家对社会的发展有责任的知识分子。作为这个时代的老师,我觉得我们还是比较幸运。你看“五四”时期的老师,他们当时面对的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一个时代,如果要是跟西南联大的老师(相比),(那时)当然是民主存亡危急之秋的时代。你看我们现在当老师多好,是一个承平的时代,而且可以看到我们国家不断在发展,因为中国知识分子,一向以民族复兴为自己的使命。我们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代都更接近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以我想我们是很幸运的,生活在一个很幸运的时代里面,做一件很重要的工作。所以我们要相互勉励,把这个工作做好。
#关于“教学大师奖、杰出教学奖和创新创业英才奖”
教学大师奖、杰出教学奖和创新创业英才奖由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组织、深圳市陈一丹公益慈善基金会捐资设立,于2019年启动,每年评选一次,奖励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在国家战略性紧缺人才培养方面作出杰出贡献、具有卓越影响力、扎根教学一线的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成绩突出的优秀大学生,是目前高等教育教学领域奖励力度最大的奖项。
今年,北京大学林毅夫荣获本届教学大师奖。清华大学郑泉水、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吉林大学张汉壮、复旦大学吴晓明、南京大学王守仁、武汉大学张祖勋、西安交通大学陶文铨等8位老师荣获本届教杰出教学奖。即日起,陈一丹基金会将陆续推出《师者》访谈系列,带你领略当代“大先生”、“大老师”的风范,敬请关注。
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农业里藏有“大本事”,学农是最国际化的事
2022-01-24师者风范 | 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农业里藏有“大本事”,学农是最国际化的事
2022-01-24南京大学王守仁:坚持中国文化自信,培养一流外语人才
2022-01-15